這個月發生很多事。

月初就被論文搞得一個頭兩個大,以前都不乖乖寫註釋果然是錯的,一次補兩個章節的註釋補得我都要吐了。

不過總算是順利交出去了。

之後當然免不了修改,不過至少是有個初稿出現,接下來就是不得不面對的口試,喔喔,畢業真的擺在眼前了!!!

是說,看到初稿印出來的時候瞬間爽了一下XDDD

 

然後,算是和自己吵了一架吧,一個衝動下做出了也不知道對不對的行為,不過反正我覺得這樣也好,我總得讓自己痊癒,才能再次變回你們熟悉的那個樣子。

這一次,一定要徹底痊癒。

雖然認真想想,當我徹底痊癒的那天,是不是妳們也不再是我心中有著特別位置的朋友?

這樣做到底對不對?我不知道,但是我知道我不能再給妳們一個特別的位置了,因為這樣我會很受傷,而我已經無法承受了。

退出妳們的生活圈,讓自己徹底冷靜下來,我想我會過得更好。

希望約定的日子到來以前,我可以讓自己痊癒。

:)

但我更期待的是,當我痊癒之時,妳們可以告訴我妳們約定的地點在哪裡。

我希望這不是我的一頭熱,我喜歡大家一起參與的感覺,而不是各自為政,也不是不聞不問。

因為那會讓我覺得,妳們一點也不在乎這段感情。

雖然,這樣我就能毫不猶豫的放下了。

 

只要受過傷一次,就知道怎麼讓自己快速好起來。

 

 

 

人生就是,越忙錄的時候越想看小說!

因為看太多了又懶得寫心得(寫完論文後就完全不想敲鍵盤了),所以很多都是事後隔了許久才寫的。

然後我是記名字無能,劇情記得大概但也不可能完全記得細節,於是很多篇都寫得很模糊XDD

 

但是還是,有雷慎踩。

 


宮部美幸《繼父》

小哲和小直超可愛的!!!

一直不肯承認「爸爸」這個身份的主角,根本超可愛!!!!

(是說,主角好像沒有名字?)

 

說這本是偵探小說感覺有點太過了,雖然每一篇都有個案子藏在裡面,等著主角去挖掘,但是,主角與雙胞胎之間的感情著墨更多,讓案子反而像是陪襯,只是每個故事的調味料而已。

一模一樣的雙胞胎,最讓人注目的就是身旁那個可以分辨出他們的人。

主角一直否認,但是他總是可以分出兩個人的字,兩個人的聲音,兩個人酒窩的位置。

雙胞胎一人講半句話,寫字也輪流寫,到底是兩個人是一個人,還是一個人是兩個人呢???

很有趣的問題啊~~

 

其實設定還挺不合理的,可是看到最後也就接受了。

主角從一開始的排斥、不信任、懷疑,到最後的接受。

雙胞胎對主角付出特別的信任,主角也在雙胞胎的影響下,漸漸成為他們的「爸爸」。

那個真實存在的「父親」,反而只有出現一次聲音,但造成的波瀾很大,主角終於不再在意未來,不再在意他不是「真正的」爸爸,然後和小直小哲過下去。

根本超萌的有沒有!!

 

這本書比較可惜的一點是,作者一開始是獨立寫每個短篇,最後才集結成書的。

所以每篇都會解釋一次主角的小偷身份,與雙胞胎的相遇,柳瀨老大的背後支援等等,看得有點煩。

另外,作者好像之後就沒有再寫過這個主角的故事了,我還以為會有續集的啊。

有點失望,我很喜歡他們相處的感覺。


朗達.拜恩(Rhonda Byrne)《秘密》

我這次終於找對本《秘密》了。

翻了兩頁就有點不想翻,因為這本在講「吸引力法則」,我還以為是什麼好看的小說,原來是勵志書。

 

不過基於有人推薦,還有一點殘留的「看了開頭就要看到最後」的毛病(這毛病在開始寫論文沒多久就消失了,看完是什麼?把引文抄下來就可以換本了啦!沒時間看完的啦!!),總之我堅持數天看完這本書。

 

吸引力法則,我以一句廣告台詞下了註解:「想像力就是你的超能力!!

是的,你想什麼就會出現什麼,要非常非常地相信,一直相信,一直想像你已經擁有了你想要的東西,而且要用正面思考,一直想一直想,於是你就會擁有了。

有沒有像在賣藥?像不像在聽直銷?有沒有被催眠的感覺?

我覺得超級有的,所以一邊看一邊忍不住吐槽,總是看個幾頁就看不下去。

 

 

 

可是我信了。


雪倫《那些愛,和那些寂寞的事》

作者在一開始的自序寫說要寫輕熟女,已經離開校園、逐漸朝著三字頭邁進的年紀,所發生的愛情故事。

然後我看著看著,覺得有點像言情小說,但又不完全是。

 

四個女孩子,方艾倫、采雅、凱茜、青青。

每個人有每個人的愛情,每個人的過去,每個人的傷。

 

愛情不是寂寞的解藥,那什麼才是呢?

 

依據言情小說的理論,我很快看出周仁丰是主角,而安東尼只是個配角。

曾經被人狠狠傷過、狠狠痛過,艾倫不願意再失敗第二次。

最終她還是沒看清楚男人,愛上有未婚妻的男人。

很傷很痛,但是痊癒的速度是上次的倍數快。

有點殘酷是吧?可是這又好像是真實,痛過一次兩次,就會懂得怎麼讓自己爬起來,懂得怎麼讓自己變得正常,這大概就是成長吧。

痛過,總要一點時間才能再站起來,時間也許真的是最好的治療。

當過去漸漸淡去,漸漸接受事實,就可以慢慢的站起來,恢復正常。

再次和朋友們大笑著,歡樂著。

 

青青則是很標準的,

「有時候,要自己跌過才知道痛。」

年輕人就是這樣(說的好像自己不年輕了一樣),總是固執地相信自己所相信的,而不顧旁人給的任何勸阻。

直到真的走錯了路,摔得很痛很痛,才會明白自己做錯了什麼,才會知道自己有多傻。

 

小說裡,女主角即使歷經波折,最後總是能找到作者安排好的男主角,然後幸福快樂的生活。

但是現實不是,跌跌撞撞的,什麼時候才能找到屬於自己的男主角呢?


湊佳苗《夜行觀覽車》

查了一下,夜行觀覽車好像就是指摩天輪。

 

隔了很久才來寫心得,對這本印象最深的就是「坡道病」了。

 

「普通人被迫待在奇怪的地方的話,就會漸漸覺得腳下的地板傾斜。要是不盡力站穩腳步,就會摔下去。但越意識到自己是這樣就越覺得傾斜得厲害。」

 

一個很奇怪的病,卻深刻的描繪出彩花的心境,一種茫然、無措,想要維持平衡卻更加毀掉腳下的地板。

母親對孩子的期望,加諸在孩子身上的壓力,彩花被壓力壓過頭,終究養成暴躁易怒的個性,對社會感到怨懟,同時也失去了信心。

慎司也是,被迫放棄喜愛的籃球,被迫一直一直讀書,卻無法拾回所愛的運動。

 

結果爆發的居然都是母親。

彩花的母親對彩花一點辦法也沒有,也不再對她抱期望,但這更加傷害了彩花,反而是種惡性循環,再也無法忍耐的母親,差點便失控殺了彩花。

慎司的母親不斷要求慎司,結果不受到丈夫的支持,一個衝動之下便失控了。

 

結局很有趣,經過一整本的解析,得到的結論和最後結案的報導完全不一樣,雖然結果算是好的,但是整個事發經過真的就是大家所猜測的嗎?

案發當下的過程完全沒有寫出來,知道的只有慎司的母親而已,但從頭到尾慎司的母親都沒有出面說過一句話。

那麼,誰說的才是真的呢?

不過大家都接受了這個結案的結果,就算這結果和本來猜測、聽聞的結果完全相反也一樣。


東野圭吾《再一個謊言》

〈再一個謊言〉

這一篇我覺得很有趣,刑警問了一堆的問題,然後等著兇手跳下去。

為了圓一個謊,就要再有更多的謊言。 

〈冰冷的灼熱〉

把小孩弄進什麼什麼東西,然後凝固保存實在太噁心了!

打開櫃子的時候都不會自己嚇到嗎?

這兇手的心理素質有點強。(我覺得我的重點完全錯了)

〈第二志願〉

我覺得這小孩長歪了。

〈失算〉

 忘記是啥了

 

〈朋友的忠告〉

 不寫了

 

 

 

 


湊佳苗《往復書簡》

我覺得這本書很奇妙,往復書簡其實就是信件,一封封的信,揭開很驚奇的結果。

〈十年後的畢業文集〉

四個廣電社的好朋友,一場採訪月姬傳說的過程,再一次去月姬傳說的意外。

結局很令人震驚。

一開始小實就懷疑了小悅的身份,但是又很快取得信任,而說出當年意外以及之後的事,還有她的猜測。

而小靜也在幾次書信中相信了小悅,說出當年發生的事情。

透過書信,他們說出了當年的心情,很多話其實不說出來,朋友怎麼猜也是猜不到的,鑽牛角尖什麼呢?

最後的結局超有趣,當年的真相實在是太讓人震驚了,到底大家都在想些什麼啊XDDD

廣電社的都這麼有想像力嗎?(笑 

〈二十年後的作業〉

接受老師委託的大場君,一個一個的去尋找當年意外發生時在場的六個學生。

身為一個老師,在面對學生和丈夫都溺水時,到底是會先救誰呢?

這好像女朋友和媽媽掉進水裡要先救誰的問題啊XDDD

如果是男朋友和媽媽,我直覺會先救我媽,因為男朋友還沒變成老公(欸?),但真相是我不會游泳所以只能打電話請人來救。

好吧,我的重點顯然錯了。

當年的老師選擇了救丈夫,學生雖然被另外兩個學生救上岸,死亡的只有老師的丈夫,然而真相卻被誤解為老師救了學生而沒能救起自己的丈夫。

這對當年一起去野餐的六個孩子都造成了影響。

有的是好的,有的是壞的,但最終每個人都試著從當年的陰影中走出來,而最後一個走出來的學生,在老師的委託下也有了好的結局。

嘛,第六個人,真的很特別啊。 

〈十五年後的補習〉

這一篇我看得很快,尤其是到後面,真相一點一點揭開的時候,每一封信都有新的線索,讓人忍不住快速看下去,結果就是細節沒有看得很清楚XDD

 

兩個人,其實都是為了彼此而隱藏真相,一個失憶,一個用假的事發經過欺騙對方。

純一真的很愛萬里子啊。

不管怎麼樣,即使自己要受到懲處也無所謂,只希望所愛的人能夠毫無芥蒂地活下去。

拚命的將罪攬在自己身上,在聽到萬里子恢復記憶時更是慌不擇言的編列謊言。

雖然真的在當年犯下了錯誤,但彼此相愛的心是真實的。


馬修.柯比《齒輪之心》

很久沒看這麼青少年的小說了。

一把綠吉他開啟了故事,三個少年少女,吉歐、弗雷迪克、菡娜。

吉歐幫了一個可憐的孩子,協助他在街頭賺到足夠的錢,甚至是分一點錢給對方。

沒想到當他發現那孩子根本沒有認真賺錢,而拒絕再幫助對方時,遭到對方洩漏綠吉他的事情,還有他正在藏錢準備離開這個城鎮的事情。

這讓我想到網路上的一張圖(or故事?)(其實詳細細節我不太記得,但意思還記得),A因為好心而分給B午餐的一顆蛋(??),長久以來都這樣,結果B習慣後,當某天A將蛋分給C時,B就大怒了。

呵,真的會有人將別人的善心當作是理所當然,看到吉歐被背叛時真的很同情,完全無法認同那個孩子的作法於是我就把他的名字忘了

 

弗雷迪克很希望得到認同,因而帶著夥伴去闖博物館,還偷了東西,專注於研究的他,沒有注意到自己行為會給夥伴帶來什麼樣的麻煩,也讓自己惹上麻煩。

還好最後布蘭奇師傅出面保下弗雷迪克,讓他能有彌補的機會。

菡娜也是,一時被經濟壓力擊倒,而選擇偷東西,最後被揭發而開除。

不過她運氣很好,遇到的是波馬洛依夫人,在得知原因後,並沒有責怪她。

 

三個人雖然出發點都是好的,但是做的事情卻也不完全正確,而將自己陷入危險之中,最後在大人的協助下,成功踏上自己的未來。

這好像也是這本書所想表達的吧,年紀輕的時候總是以自己的想法往前衝,而沒有考慮後果,在事情快要無法挽救時,大人也能伸出援手,協助解決事情。

但要是大人們袖手旁觀呢?


 

 

聽說現在國中生看完書要寫三百字心得,寫著寫著……我發現其實真的蠻難的XDDD

看看我寫得多麼簡陋啊!而且與其說是心得,不如說其實只是記錄自己看了哪些小說,然後分享給大家而已,寫不太出什麼正經的心得。

網路上大家都嘛一本書就可以寫一篇了。

難怪現在國中生連挑社團都要選不用寫心得的XDDD

 

 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翠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